印象興德-活化•創意•美感的對話
楊文凱
每一學校的規劃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最好的優先模式,惟有品質可以導向成功。
-Morauer,2002,引自湯志民(民91b)
校園應該像是一座希望城堡,城堡中有群正值閃亮童年的兒童,城堡中的每項環境規劃都會恰如其份的使城堡充滿熱力與朝氣,讓歡笑與成長伴隨著每個童年歲月。校園營造的規劃如何在平凡中創造不凡,不是只有創造直觀面貌的價值,更要交融人文與生態、文化與情感的元素,把教育的意涵注入,學校建築才能少了冰冷而多了溫度,由初始的心到不變的永恆,並將感受變為感動。
將上述的精神導向校園營造,所強調的教育品質,是要以豐富多元的用心來闡釋教育愛,讓歲月四季更迭的每ㄧ天,孩子們都能擁有校園如家園的溫馨與成長,建立出ㄧ股生氣勃勃的自信,綻放著一臉幸福典雅的微笑。用心且不斷實踐優質,永遠活出教育生命力,永遠傳動著優質文化。(興德國小,民95)
品質是價值與尊嚴的起點,臺北市的「優質教育」強調紮根的教育。在校園營造上需將「優質學校指標」視為「特色」,以展現學校教育品質。透過道德領導、趨勢領導、專業領導與整合領導,讓學校中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以及每一個時間都能持續品質改善,營造安全校園、人文校園、自然校園、科技校園、藝術校園。(臺北市教育局,民94)
優質學校環境的規劃原則有四:適切性、舒適性、效率性和安全性。在規劃面向上,包括:心理環境、生理環境、哲理環境、管理環境、物理環境和,可以人、事、物為思考軸線,以建立「理」性環境。(湯志民,民91b )
優質教育的核心概念在「教育品質」,優質學校環境的規劃原則及理性環境,也以「品質」為基礎。因此,在品質的前導及下,以優質學校指標校園營造項的五項指標及優質學校環境規劃四項原則、六項理性環境,來檢視興德國小校園營造工作,得到三項很重要的核心理念,那就是「活化•創意•美感」。
興德國小校地狹小,一向以「小而巧、小而美」自許,也常獲得這樣的外在評價,再以活化、創意及美感來詮釋,其中的「巧」意在於「活化及創意」,而「美」意自然是「美感」。在上述校園營造許多「普世價值」的視野,尋找適於興德「在地精神」的「活化•創意•美感」理念,獲得「興德校園十二景」。每一個景不僅是「影像」,更在於深刻的「人文與生態、文化與情感」所產生的「心像」,各景透過活化、創意、美感等三元素不斷做「整體間或個別間」與「興德校園十二景之間」的對話並產生激盪,產生的結果統稱「印象興德」,其真實的意義在於回歸教育本質、課程與教學、親師生共享共榮的學校整體「形象」。本文在此導言輔以圖一及圖二建立概念,再以圖文方式表達印象興德校園十二景的規劃實踐歷程及教育意涵,最後再以「教育品質」導向的理念總結本文。

